展商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展会资讯

现实版“博物馆奇妙夜” 中国将启动AI博物馆计划

发布时间:2018-05-11 13:26:17 阅读量:644

  5月10日,在国家文物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递出一个令人好奇的信息——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国家文物局与百度公司将共同在上海启动“用科技传承文明:AI博物馆计划”。AI的运用将使现实版“博物馆奇妙夜”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这会是一种怎样的操作呢?

  该计划是去年国家文物局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与百度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后的一个落地项目。5月18日,双方将在上海共同启动“用科技传承文明:AI博物馆计划”,当天将上线全国数字博物馆地图一期,届时,将有1000多家博物馆精确POI点信息(POI为Point Of Information的缩写,意为信息点)上线。

  通过这一系统打造属于博物馆的智能地图,观众通过地图进入博物馆,系统能对相关内容进行街景式展示,进而用AI技术展示,提供智慧搜索功能及观众游览线路智慧化设计。经过一年的筹备,目前,全国近5000家博物馆中,第一期已经做了1400个博物馆的标注和基本功能。在AI技术的实现上,该项目特别有目的地选择了不同类型的博物馆来探索不同的展示形式。比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遗址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是现代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是利用近现代建筑的博物馆。在今年5月18日启动后,该项目在三年中,会陆续地、逐步地、分批次推出相关内容。

  据悉,在智慧文博领域,国家文物局与百度的战略合作包括智能搜索、智慧地图、AI展示、AI教育等功能模块。

  今年年初,在故宫举行的第五届民营文化产业峰会上,百度掌门人李彦宏就曾表示:过去一年,百度用AI技术在文化领域进行了尝试。以著名的兵马俑为例,只要用百度App对它拍个照,图像识别、AR技术就能让兵马俑“活”起来,不但能自我介绍,还能有问必答。

  由文博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迅速“走红”的湖北省博物馆在今年元旦期间,推出了“国宝讲解机器人”,主要服务湖北省博物馆四大镇馆之宝之一的“元青花四爱瓶梅瓶”。机器人以人工智能为内核,依靠强大的交互设计支撑,能现场解了游客对文物前世今生的好奇与疑问。“元青花为什么这么珍贵?”“四爱图分别有什么故事?”“为什么叫梅瓶?”“它的主人是谁?”这些都是机器人最常遇到的问题,仅元旦三天,该机器人互动量超过7000次,游客满意度超过93.6%。

  当然,强大的AI的应用远不止当个导游那么简单。美国博物馆协会就举过一个例子:克林顿总统博物馆的邮件数量尚在可管理范围之内,但奥巴马总统的博物馆则包含10亿封以上的邮件,AI是管理如此大量级文件的唯一可行方法。而且,AI比任何人类都更能胜任标记、分类、管理博物馆的大规模数据和在馆内以及馆际之间建立联系等等工作,不仅包括文档数量的增减、大数据追踪和分析、人流量控制,甚至是自主设计脑洞大开的主题展览,将最优秀的策展人都无法想到的展品组合呈现出来。

  AI的运用,使现实版“博物馆奇妙夜”正在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